学院快讯
/News
更多>>
学术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术动态 > 正文
我院两位教师论文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收录
作者: 来源:亚洲十大信誉网赌网址排名 点击量: 发布日期:2019-02-22

近日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9年第1期收录了我院两位教师的论文,分别是鲁西奇教授《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、核心问题与基本路径》(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》2018年3期) 和青年教师杜华《内战前美国反奴隶制政治的发展》(《史学月刊》2018年7期)。

鲁西奇教授在《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、核心问题与基本路径》一文中指出,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表现在研究者站在怎样的立场上、研究谁的、为谁而研究中国历史。中国历史研究者的立场主要有“国家”立场、“世界”立场以及“人”的立场三种。中国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:其一,中国文明的形成、发展与特质;其二,多元、统一的中国之形成与发展;其三,中国的现代转型。中国历史研究者须“进入”并立足于现实的与学术的“中国田野”,去开展中国历史研究;亦应充分使用多样、多元的历史资料,梳理多样、多元的历史叙述,从而形成多样、多元的中国历史认识。

《内战前美国反奴隶制政治的发展》一文是杜华老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“奴隶制与美国内战前的政治变迁(1820-1860)”的研究成果。文章指出,从美国建国开始,北部自由州先后制定了人身自由法,给予所谓的逃奴以基本的普通法权利。联邦最高法院在1842年普利格诉宾夕法尼亚案中,判定北部州的人身自由法违宪。同年10月,废奴主义者以乔治·拉蒂默逃奴案为契机,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逃奴法运动,推动马萨诸塞州议会在1843年制定了新的人身自由法。该法律的制定,推动了马萨诸塞州反奴隶制政治力量的兴起,激发了其他北部州制定内容相似的人身自由法。在制定该法律的过程中,废奴主义者提出了全面的反联邦逃奴法思想,挑战了内战前美国法律界盛行的法律实证主义理念,促进了废奴运动的发展。马萨诸塞州“1843年人身自由法”充分表明,人身自由法的历史影响不在于营救了多少逃奴,而在于极大地推动了反奴隶制政治的发展。

Baidu
sogou